新媒记者探访东帝汶:这里装上了“一带一路”发动机_经济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欧亚  王绍辉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新媒记者探访东帝汶:这里装上了“一带一路”发动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新媒记者探访东帝汶:这里装上了“一带一路”发动机2019-11-12 10:14:26 来源:参考消息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0日发表题
 

新媒记者探访东帝汶:这里装上了“一带一路”发动机

2019-11-12 10:14:26 来源:参考消息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0日发表题为《东帝汶装上“一带一路”发动机》的报道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帝汶落地,当地的中国元素日益增多。

报道摘编如下:

东帝汶西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在历经葡萄牙人400多年统治、印尼人24年占领之后,东帝汶在2002年终于摆脱内乱,同年5月20日零时正式独立,但随着联合国和平部队逐步撤出后,世界似乎已把它给遗忘。

10月31日,新加坡往返东帝汶首都帝力的航班在停飞半年多后正式复航,飞机缓缓降落东帝汶首都帝力机场,最抢眼的是一个绿底白字广告牌——OPPO。和当地人交谈后得知,中国OPPO和韩国三星并驾齐驱,是东帝汶人使用最多的手机。

一名机场工作人员开玩笑说:“这么多OPPO,不认识中国品牌的乘客可能以为这个机场叫OPPO国际机场。”

在东帝汶4天所见所闻似乎也印证了这一事实:中国元素及其夹带的中国影响力扑向全球新兴市场,东帝汶也不例外。

帝力有3栋标志性官方建筑是中国援建的——总统府、外交部办公楼、国防部和国防军司令部办公楼。

东帝汶在2017年成为中国发起的亚投行成员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随之在东帝汶落地。在20多个项目中,3个特别引人关注,按中国驻东帝汶大使肖建国的说法,就是“一网”“一路”“一港”,即:东帝汶国家电网、第一条高速公路苏艾高速公路、蒂坝港。

东帝汶国家电网项目已进入运营维护阶段,苏艾高速公路一期项目已于2018年11月通车,蒂坝港项目正在建设中。高速公路和港口都将支撑起东帝汶的油气开发计划。

新港口位于东帝汶北部海岸。项目由法国博洛雷公司中标,由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承建,建成后可停靠7000个标准集装箱。

走进蒂坝港工地,中国式标语触目皆是,霎时有置身中国的错觉,眼睛扫到小部分附加英文说明的标语才回过神来——我们还脚踩东南亚。

负责承建蒂坝港的中国港湾东帝汶公司总经理王伟强调,工作团队其实很国际化,不只有中国人,还有法国人、澳大利亚人、巴西人、葡萄牙人和当地人,一般通告都用当地语言加汉语发出。

有媒体曾以蒂坝港项目为例,指中国在东帝汶的影响力增强。对此,王伟反驳说:“(媒体)完全没提这是法国人竞标拿下的项目,却只凸显中国港湾。其实中国港湾只是承包商,建成以后是移交给法国人的。”

作为小国,东帝汶的外交之道是在大国之间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原标题:东帝汶装上“一带一路”发动机)

中企承建东帝汶首条高速公路赢赞誉:通往现代化的繁荣之路

中国援东帝汶数字电视项目正式开工

东帝汶帝力至阿伊纳罗道路升级改造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中国驻东帝汶大使:“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东关系发展带来新机遇

编辑:刘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