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季度外贸值增长15.92%_经济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欧亚  王绍辉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河南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季度外贸值增长15.9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4  浏览次数:81
核心提示:河南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季度外贸值增长15.92%2020-04-2417:56:06 来源:郑州航空港区发布据海关统计,一季度郑州新郑综合保税

河南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季度外贸值增长15.92%

2020-04-24 17:56:06 来源:郑州航空港区发布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值610.81亿元,同比增长15.92%,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6.93%,继续稳居全国综保区第一方阵。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自2011年封关运行以来,外贸进出口值持续攀升,2019年度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3461.87亿元,实现“8连增”。区内主要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口岸作业、保税维修及飞机租赁等业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河南省复工复产精神和郑州市“三送一强”活动部署,航空港实验区(综保区)管委会会同新郑海关靠前服务、积极作为,逆势实现综保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开门红”。

一是建立帮扶机制。针对综保区内企业,召开“三送一强”活动专题会议,建立“一企一专班”,逐个走访区内企业,为企业发放复工政策汇编、疫情防控知识手册等2000余份,为唯品会、菜鸟、易通等跨境电商企业协调解决用工800多人,并为区内企业解决供餐、防护用品等问题,常态化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优化业务流程。设立防疫物资快速通关“专用窗口”,坚持7×24小时常态化监管,实行“即报即办”“随到随办”;持续落实“四自一简”要求,企业“自主申报、自行缴税”,进一步简化业务核准手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容错机制;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上做足文章,全面推行报关、非报关及审批事项无纸化,不断优化“综关通”网上物流查询平台功能,目前“综关通”注册人数约1500人,累计推送公告近700条,业务办理无纸化率达99.8%,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

三是减轻企业税负。加大疫情期间滞纳金减免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累计减免8家企业税款滞纳金。持续推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积极开展2020年辖区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调研,根据企业进出口计划,对全年税收总量进行预测,重点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提前做好预判,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四是促进产业转型。充分利用区内冷库资源和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开展进口肉类、水果、生鲜保税仓储及简单加工业务;开展药品进口业务提前谋划,为开展“保税+”药品进口新模式奠定基础;大力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业务单量和货值是去年同期的1.5倍;在原有“港仓内移”手机整机维修基础上,支持企业拓展智能手机零组件维修业务,不断推动综保区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

4月17日上午,南洋优鲜境外生鲜冷链加工项目建设动员会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内举行。

南洋优鲜境外生鲜冷链加工项目总投资4.2亿元,占地54亩,建筑面积约621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1座智能化加工车间、2座生产配套冷藏库和辅助设施等工程,计划于2021年10月交付使用。

项目是集来料加工、仓储物流、进出口贸易和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为一体的境外生鲜加工产业园区,主要经营产品涵盖境外牛羊肉、金枪鱼、三文鱼、龙虾、生蚝、象拔蚌、海虾以及中央厨房等关联产品。

项目建成将为河南及中原地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稳定、质优价廉的生鲜等关联产品,满足消费者优质实惠的菜篮子生活需求,还将促进生鲜产业营销集群化发展,成为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编辑:王若寒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