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_经济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欧亚  王绍辉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07  浏览次数:64
核心提示: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2020-05-0717:05:03 来源:经济网 作者:夏一仁 王丹 郭姝彧近日,从重

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

2020-05-07 17:05:03 来源:经济网 作者:夏一仁 王丹 郭姝彧

 

近日,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今年一季度,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以下简称保税港区)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68.65亿元,同比增长3.75%;规上工业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38.1%。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税港区着力稳住工业产业基本盘,工业产业稳中有升;更抢抓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和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服务贸易呈逆势增长。

智能化改造提速 加工贸易稳中有升

保税港区围网内布局有旭硕、翊宝、仁宝、纬创等重点加工智能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笔电、智能终端等产品,这些电子信息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每年工业总产值近千亿元,为全市贡献约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额。

今年一季度,保税港区启动智能化改造项目3个,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旭硕将建成投用一条全自动化组装线,成为港区首家实现单条计算机产品组装产线工序全自动化生产企业。

截至目前,保税港区智能终端企业已投入智能化改造资金10亿元,企业整体生产良品率提升至98.5%,平均降低生产成本10%,生产效率提升30%,人力减少30%。

面对疫情影响,除了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保税港区在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更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实现了一季度工业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良好局面。

“一季度保税港工业增加值实现38.1%的增长,主要得宜于企业通过向上游和下游产业链的扩展,增加了价值链,实现了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增强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说。

引龙头完善配套 服务贸易逆势增长

此外,今年一季度,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9.28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的63%,其中进口交易额约7.44亿元,成交订单475万票,约占全市订单总量的78.77%,实现跨境电商综合税6977万元,约占全市进口业务综合税的58.94%。

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有赖于近年来保税港区抢抓机遇,成功吸引阿里巴巴菜鸟、唯品会、考拉海购等行业龙头入驻,并以此为带动,形成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保税港区能得到多家龙头企业青睐,其完善的配套设施功不可没。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落户重庆,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保税港区高效的地服系统。

据了解,重庆港腾公司承担着保税港区地服系统和跨境仓储的运营工作,每10个由重庆标记发货的跨境电商包裹中,就有4—5个经由港腾仓储体系发出。据重庆港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保税满仓区地服系统关键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运营效率与沿海地区持平。

保税港区还组建了专门的供应链公司,向企业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打通国际物流、保税仓储、订单操作、帐册管理、通关报检、短驳运输等环节。以跨境宠物食品为例,据介绍,目前,重庆跨境宠食进口监管政策和服务能力,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对行业聚集重庆口岸极具吸引力。

今年2月中下旬至3月底,港区空港仓已累计到货入库宠物食品10808件,累积发出1596单,且随着备案品种日益增多,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保税港区跨境宠物食品进口预计将新增亿元级市场规模。

通过完善提升配套服务,保税港区为入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助力跨境电商面对疫情冲击实现逆势增长。

(原标题: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

编辑:赵银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