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期:世界眼中的“一带一路”
2020-05-27 16:22:08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储子牛
5月21日,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为全世界及时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在世界各国面临经济衰退的形势下,率先复工的中国成为各国的关注焦点。其中,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成果与“一带一路”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受到了各国媒体与政要的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心剂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在恢复社会经济秩序方面也领先他国,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将面对实施后疫情时代发展规划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今年两会有着强烈兴趣。而希中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了丰富的合作成果,对于两国未来合作前景,他认为“这将是一项富有成果的合作,共同为双方更大的利益作出贡献。”
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的“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巴西自由记者佩佩·埃斯科巴近日撰文讨论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则作为中国外交战略核心的意义。他指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在第一季度也增长了3.2%,和2019年全年增长的10.8%相比也并不逊色。即便“一带一路”面临着众多的中短期挑战,例如供应链崩溃,广泛的旅行和签证限制,严格的边境管制等,北京还是与缅甸、土耳其和尼日利亚签署了新的“一带一路”项目协议,反映出世界大部分经济体并不愿意与中国脱钩的意愿。他还表示,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的最主要引擎,其5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讨论经济刺激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值得世界特别关注。
中国经济目前强劲的复苏势头也获得了俄罗斯媒体的称赞。俄新社在中国两会期间刊发题为《世界经济的中国火车头谨慎加速》的报道称,中国虽然面临很多不稳定因素,但其经济正在稳定复苏。文章提到,中国正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开发高科技项目,加之目前油气价格的低迷,这能够帮助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火车头的角色。
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哈桑对中国经济未来表现充满期待:“中国各行各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中国全国两会在此背景下召开,令人鼓舞。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将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他希望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企承建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能够有序推进,继续为当地创造就业,惠及社会民生。
南非资深外交家、前驻外大使格特·格勒布勒也于两会召开前在南非发行量最大的阿非利卡语报纸Rapport上发表评论文章,称赞中国为世界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复苏将有助于缓解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他在文章中说,中国一直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多边主义等国际关键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预计中国“两会”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友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看好共建“一带一路”前景
作为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非关系呈现出行稳致远的生动图景,“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代中非关系同步启航、并肩前行。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非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中非之间开展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合作。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者盖里雄·伊基亚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为非洲提供了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今年正值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疫情结束后,中非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大部分非洲人都十分看好中非合作前景,认为维护和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至关重要,未来需不断推进双边合作。
塞拉利昂驻华大使欧内斯特·恩多马希纳强调,“一带一路”在非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合作发展框架。通过参加共建‘一带一路’,非洲在交通、通信技术和能源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获得了大量投资,在加强粮食生产和卫生系统方面也得到中国支持。”恩多马希纳认为,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提升非洲国家劳动力技能和生产力,正在帮助非洲减少贫困,改善人类福祉。
他指出,面对疫情,中国向塞拉利昂和终多非洲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大增强了非洲大陆公共卫生系统的抗疫能力,这种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令人敬佩。他坚信,疫情不会影响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将在非洲大陆继续走深走实。
作为东南亚最早、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与中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在中国两会召开之际,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诺希万·再纳阿比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中国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守望相助。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可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为解决疫情引发的一些严峻问题创造条件。例如运用科技手段在恢复旅游业发展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之间寻找平衡,他认为,许多国家在这些领域都有优势,“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可以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他还表示,马来西亚政府对两国科技合作前景非常有信心,欢迎更多的中国创新企业落户马来西亚。
编辑:赵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