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3日08:58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西罗马,东长安。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到“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陕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枢纽地位,加大开放力度,从而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改善营商环境 打造高层次开放发展平台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核心承载区,空港功能区定位于打造内陆改革创新试验田、东西双向开放示范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
在此前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中,川航项目报建负责人下午4点飞抵西安,因有急事需次日返回。空港新城相关审批部门加班召开建审会,只用了4个小时就让企业拿到了审核通过的项目总平面图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保了客户行程安排。“我们在全国同时开建多个项目,西咸空港的服务是全国最快的。”川航基础建设联合指挥部总经理周德廷称赞。
为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方便企业经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空港新城经过认真调研,推行“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体系改革。即3个工作日办结营业执照、4个工作日办结经营性许可、50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陕西空港新城行政审批局局长马磊在现场向记者展示了政务大厅的监督电话:“只要对服务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随时投诉,只要拿起话筒,不需要播出号码,电话就会自动接通到我的手机上。”
“3450”改革不是对行政审批时间的简单压缩,深层次反映的是政务服务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政府治理方式的变革。空港新城管委会主任贺健认为,对于空港新城而言,“3450”改革是当好“五星级服务”和“金牌店小二”的题中之义,更是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的决胜之招。
航空运输持续发力 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每天都有全货运班机忙着装卸国内外的货物。
作为典型的内陆省份,陕西既不靠海、又不沿边,做大做强临空经济是追赶超越的重要途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郝渊晓表示,从未来“一带一路”发展来看,西安在地理位置上不可替代,具备建立“一带一路”中转枢纽港的竞争优势。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咸阳机场加快推动沿线网络布局,完善航线网络,强化枢纽机场核心能力。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共开通国内外通航点198个,其中国内152个航点,近300条航线,国内机场覆盖率65%,西北区域覆盖率80%以上。初步形成了连接亚、欧、美、澳、非五大洲21个国家46个城市57条国际航线网络。
“力造‘价格洼地,服务高地’是我们目前极力追求的。” 咸阳机场负责人说,到2020年,西安机场国际通航城市总数达到75个,国际业务量突破550万人次,实现与“一带一路”64个国家中的45%的通航。(汪杨姿)
(责编:吴超、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