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

因为双边交往频繁,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正在满负荷运转
塔什干市古里亚莫夫大街79号,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的那幢褐色小楼,低调却繁忙。
一位工作人员说,使馆20多个中方人员的规模在过去还行,但现在应付这样密集的交流已经远远不够了。
她的说法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交往的日益深入和广泛—光是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已经两次到访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则为双方的经贸、人文等各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对此应该深有体会,他曾在2000年-2004担任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参赞,10年后再次重返这里,正赶上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
东方早报: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月中旬到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一个中外合作新模式—产能合作,这是一份总价值180亿美元的大单,涉及基础设施、公路、住房等领域。双方认为,中国有充足的、高水平的装备产能,性价比高,在哈萨克斯坦以多种方式建设哈方需要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生产以及火电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合作。这种产能合作的模式是否有可能在乌兹别克斯坦复制?(000061,股吧)
孙立杰:
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提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和投资合作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按照乌兹别克斯坦方面的统计,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50亿美元,达到52亿美元。投资方面,中方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已经达到70亿美元,但主要集中在油气输送方面。
目前,双方正在探讨扩大合作的领域,从自然资源领域向非资源领域扩展,比如高科技等。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这个新的对外合作模式大有前景,我们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在新能源比如太阳能、传统能源比如水力资源开发方面可以合作。我们有技术,乌兹别克斯坦自然条件也允许进行这方面的合作。
此外,中国的高附加值含量产品已经进入了乌兹别克斯坦,双方进行了合作,比如中兴、华为已经进入并且落地生根,已经生产了中亚第一批智能手机,科技含量比较高。华为和中兴也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倡导的吉扎克工业园生产可视电话。除了大型通讯企业外,国内带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比如太阳能企业、变压器企业也都进入工业园区。
此外,还有原料的深加工,已经有中国企业酝酿利用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生产优势搞纱锭厂,以前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棉花,现在企业过来在这儿建厂,再把纱锭卖给中国或者其他地方,使初级产品升级了。我们现在的纺织业在江南特别是江苏一带确实是产能过剩,比如江苏有个金昇集团,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现在就有意愿来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去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纱锭成倍增长,去年进口棉花30万吨,今年到了16万吨,应该说从进口原料到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纱锭(在转变),可以利用我们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到这儿来投资。
我个人觉得,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新的模式高瞻远瞩,对我们很有战略意义。首先对国内有利,对带动乌兹别克斯坦和中亚国家产业调整也有重要意义。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亚经济大多数是资源出口带动型。乌兹别克斯坦有“四金”:乌金(石油)、黄金、白金(棉花)、蓝金(天然气),现在也在大力倡导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搞工业和农业的全面现代化,很需要吸引国外的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
同时,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这里的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价格相比国内便宜,又是独联体贸易区的一部分,这些都为我们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新模式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下一步的落实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明年2月初,中乌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将在北京召开。我就这个问题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外经贸部部长进行了沟通,相信在会上会就两国进一步加强经贸领域合作、提高合作水平、把经贸和投资合作的内容不断提升档次做一个新的规划。同时,这也是落实两国元首北京会晤的共识。当时,李克强总理也会见了卡里莫夫总统,就具体的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很多重要共识。因此,两国经济合作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从去年9月开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七个字成为中国外交的主题词之一,不少国家对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但也对到底如何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比较困惑。在11月初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从乌兹别克斯坦方面看,对于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如何使用丝路基金有何反应?
孙立杰:
习近平主席去年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后,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积极反响。卡里莫夫对习近平说,我认真研究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很多材料,这是一个伟大的构想,应该共同推动实施。中方也认为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参与方,也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
我一直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就应该是中亚,虽然其涵盖得很广,30亿人口,46个国家,但是中亚不搞,其他地方也搞不了,所以重点应该在这儿。现在中国正准备与乌兹别克斯坦方面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文件。两国有关部门特别是经贸、交通运输、航空、人文等部门之间正在进行积极对接,要出台一些新的项目、新的举措来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交通运输方面,我们在协助乌兹别克斯坦打通内部交通通道,积极参与铁路改造。丝绸之路主要是运输通道,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重要枢纽。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也经过乌方。
在文化方面,两国都是文明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有很多。我们的代表团来参加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东方旋律国际音乐节,“欢乐春节”活动也会两年一次走进乌兹别克斯坦。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两国的文化比如绘画交流很多。不久前,中国画院也组织了丝绸之路沿线写生团,搞了中乌建交22周年丝路画展,反响很大,厦门市也有画展。中科院的考古所与西北大学历史系也在这里进行考古方面的研究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中国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2个孔子学院,培养了很多学生。现在在大街上看到中国人面孔说“你好”、聊几句汉语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很多。此外,中国学者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和文化关注更多,中央民族大学开设了乌兹别克语专业,上海大学建立了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也准备开设乌兹别克语言专业。
丝绸之路也是民心相通工程的一部分。虽然叫经济带,但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经济的范畴,既有政治、又有安全、又有人文,还有交通运输,是一个涵盖面很宽的构想。
有关丝路基金,两国有关部门正在就如何使用基金,选择什么项目进行交流规划。
谈完经济我们谈政治。今年8月,卡里莫夫总统对中国进行访问时,两国元首决定,继续相互坚定支持,深化合作,携手共建平等互利、安危与共、合作共赢的中乌战略伙伴关系。根据我的观察,这应该是“安危与共”一词首次出现在用来描述中国与别国关系的正式官方定调中。那么,“安危与共”到底有何涵义?为何是乌兹别克斯坦?
孙立杰:
这说明两国关系的政治保障非常牢靠,主要是两国领导人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个人友谊。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后,两个人的个人友谊正式开始,工作关系正式建立。两个人在短短时间内总共谈了15小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广泛的共识。卡里莫夫称赞习近平为“一个自觉的爱国者”,“中国人民有习近平掌管中国这个在大海中航行的大船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幸事。”习近平对卡里莫夫治国经验和做法也给予高度赞赏。两个人很投脾气。
卡里莫夫今年访华的时候,两国领导人从下午5点到晚上11点,一起大小范围会谈、宴会、茶歇,就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卡里莫夫在记者招待会上用很大的篇幅对习近平的领导风格、习近平领导的反腐败斗争等等给予高度评价。为了落实访问成果,卡里莫夫回国后几天之内就召开了落实会议,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落实访问成果,分解成80项任务。卡里莫夫8月22日访华结束,9月4日就发布总统令,在乌兹别克斯坦东方语言学院建立中国学系,可见卡里莫夫落实与习近平主席的共识是非常迅速。所以,两国领导人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为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政治保障。
经济上就不用说了,这是中乌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内容,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国,市场前景广阔,双方有一系列大项目,包括天然气管道,从土库曼斯坦到中国新疆的3条管道,还有拟议中的第四条管道都经过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构成了两国关系比较坚实的基础,也是两国友谊纽带的粘合剂。
我们也在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内交通建设,比如在安格连-帕普正在建设一个19公里长的铁路隧道,这是连接乌兹别克斯坦内地和费尔干纳盆地的一个重要交通运输线,2016年建成后会成为中亚地区历史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同时,我们都是“三股势力”的受害国,在维护中亚地区安全稳定方面有极大的共同利益。我们面临“东突”企图分裂新疆的威胁,乌兹别克斯坦有“乌伊运”的恐怖主义,阿富汗局势不仅对中国也对乌兹别克斯坦至关重要,乌兹别克人与新疆的少数民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安全稳定方面有很大共同利益。
乌兹别克斯坦在事关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方面,特别是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上一贯地、始终如一地坚定支持中国政府立场,在两国历次发表的正式声明和其他文件上都有体现。更重要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因此,中方认为乌兹别克斯坦是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的、坚定的战略盟友。在我递交国书的时候,卡里莫夫总统也说过,乌兹别克斯坦愿意成为中国的战略后方。他向我表达过这个思想,两国亲如兄弟。同时,中国也坚定支持乌兹别克斯坦为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治独立所做的工作,我们不干涉乌兹别克斯坦内政,秉持经济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原则,尊重乌兹别克斯坦人民选择的道路,支持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采取的稳定社会和国家安全的措施,在这些方面两国有重要的利益共同点。
两国在反恐领域通过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构的执委会就设在塔什干,我们开玩笑地说,塔什干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二首都,第一首都是北京,因为秘书处在北京。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给执委会在各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持,包括无偿提供馆舍,在中国担任执委会主任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所以,“安危与共”不仅仅是一个新提法,也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准确反映了两国战略关系的深刻内涵,这个定性是非常准确的。
孙立杰:
是的,郭声琨国务委员来访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在8月达成的共识,安全合作是两国全方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中东的ISIS(伊斯兰国)、阿富汗联军撤军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些都应成为中乌安全执法合作的重要话题。郭声琨国务委员来访时。双方就安全领域合作达成许多共识,卡里莫夫总统也会见了郭声琨,就安全合作和地区形势达成了一直看法,要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使合作更有效果,在交换打击恐怖主义的经验、反恐情报分享、大型活动和油气管道安保方面等进行合作。
前不久你应该回国参加了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提出了要搞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如何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外交实践中?这一概念会不会对处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关系带来什么变化?
孙立杰:
中国对中亚的外交政策是一以贯之的,睦邻友好、合作、平等互利,这些基础都是没有变的,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也提到了。
经过近两年,新的领导集体在外交方面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创新,现在总结勾勒出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框架,我们还处于学习领会过程当中,但毫无疑问对中亚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首先,从对外政策的大方向看,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西北外交方面的分量越来越重,我们在这里既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又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中亚既有我们的邻国,还有中方参与的上合组织、亚信组织。从外交战略全局上看,在合作方面,要把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亚放在周边外交更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开展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对中亚外交的基本出发点是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合作、互利共赢,这些是不能变的。
第三,开展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亚的外交要适应新形势,要有更加新的举措,更加新的方式,以更加宽广的思路来做好工作。在这方面,习近平主席树立了光辉榜样,有很多新的做法,新的举措,取得了很多成效。
第四,对乌兹别克斯坦对中亚要讲究正确的义利观,亲、诚、惠、容,处理周边外交的这四个字要一以贯之认认真真贯彻下来。古人说厚往薄来,怀远之道。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中国人不会做只重利不重义的事情。习主席说过,中华民族是重情谊讲义气的民族。特别是对周边的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况且这种合作主要还是在互利共赢基础上进行的。
议会选举刚刚结束,总统大选3个多月后又将进行,乌兹别克斯坦国内政治的变化对中乌关系是否会有影响?
孙立杰:
如果有影响也是积极的影响。他认为,这次大选是乌兹别克斯坦在宪法框架内按照卡里莫夫总统设定的国家现代化、民主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乌兹别克斯坦未来的政治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乌兹别克斯坦现在的政治格局应该说还是符合其国情的一种选择,中方一贯尊重其人民自己的选择。中方也认为乌兹别克斯坦独立20多年来,在卡里莫夫总统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也形成了一套所谓“乌兹别克斯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好的前景。本次大选的组织工作比较严密,参选率比较高,人民群众自由表达政治意愿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也说明乌兹别克斯坦政治体系和政局是稳定的,群众还是支持卡里莫夫总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方针。
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乐见乌兹别克斯坦保持政治、经济、社会稳定,这不仅符合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自己的利益,也符合中乌双方关系发展的大局。乌兹别克斯坦的稳定对中国有利,对中亚的稳定有利,中亚稳定对中国西部的稳定也是有利的。
2014-12-31 08:11:00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