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国家的发展将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连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学仁摄)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图片来源:新华社 姚大伟摄)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经贸合作、能源资源、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环境和海上合作等八个方面进行研讨交流。
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还有望再与近2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文件。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畅想,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指出,这次论坛将重点打造四方面成果,包括凝聚更多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推动项目落地、完善支撑体系。其中,中方有望再与近2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文件,预计中方各有关部门将与沿线国家对口部门共同制定近20项行动计划,中方还将与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举措。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形成利益共同体,让沿线国家能够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从而推动本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
“一带一路”由中国首倡,但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以沿线国家相互开放、互利共赢为根本宗旨,打造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据悉,在逆全球化呼声日益高涨的国际大背景下,推动各自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已成为亚欧大陆各经济体的战略共识,并带动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的哈萨克斯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区域经济内动力,哈萨克斯坦—中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自然资源最为丰厚的国家。近些年最大的油田——卡沙甘油田于去年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开采。除石油外,哈萨克斯坦计划同外国企业签订从矿藏利用到农工综合体等领域的大量合同。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立即着手建立市场经济。与大多数后苏联空间国家不同,阿斯塔纳并未停止进行对经济逐步转型的尝试。因此,哈萨克斯坦独立25年以来被认为是前苏联国家中商贸最为活跃的国家。过去几年,哈萨克斯坦实行经济工业化方针。这是摆脱经济对资源依赖的尝试,其在金融危机期间反应最为强烈。然而,尽管国家财力集聚雄厚(净储备达630亿美元)但把希望寄托于吸引外国投资者。此外,国家领导人表示,与其说是金融投资,不如说是吸引有竞争力的技术和创新项目到哈萨克斯坦。
值得关注的是,对与外国投资者来说,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使哈萨克斯坦更具吸引力。欧塔经济联盟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五国组成,拥有约1.8亿人口。其中俄罗斯在“制裁战争”开始后,关闭多家欧美企业。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框架下,货物、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关税和其他壁垒地取消对于目前恰在俄罗斯市场频频受限的大多数生产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哈斯克斯坦还有一个吸引投资者的优势——地理位置。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拥有巨大的过境运输潜力。目前,哈萨克斯坦正发展南北、东西向路线,同时搭新丝绸之路,积极利用 “西欧—中国西部”交通走廊。其可以保证货物在14-15日内从中国运至欧洲(或相反),而海运则需要45日。去年,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铁路线开通。这已成为哈萨克斯坦投资额增长的重要原因。近十年,外国直接投资额就已达到3270亿美元,其中仅2016年对哈投资就有150亿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背景下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此外,在商业上哈萨克斯坦较之其他邻国拥有一系列优势。
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国家计划开放领域界定明确,包括机械制造业,农业、食品业、零售业和化工业。哈萨克斯坦在这些领域为投资者提供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者提供的主要优惠政策——免除关税和实物资助。向政府规定的优先领域投资超过130亿美元的投资者可享受补充优惠政策:免征10年企业所得税和土地税,免征8年物业税。此外,哈萨克斯坦政府保障返还最高达30%基础建设费用(包括基本建设和设备采用费用)。还应考虑到哈萨克斯坦国内现有10个的经济特区,特区可免除企业10年所有基础税费(包括关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及可(在经济特区25年的存续期内)免费提供土地建设基础设施。
经济特区更倾向于大规模生产商,而工业园区则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和优惠政策。哈萨克斯坦各地区共有42个这样园区。应当指出的是,投资合同签订的同时,国家随即开始保障合同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未来国家立法(尤其是税率和优惠政策方面的立法)的任何变更均不涉及投资合同。保障投资合同稳定性,即投资者在与政府(投资委员会)签订投资合同时确定的税率、条件,未来税率和优惠政策方面立法变更将不会影响合同。哈萨克斯坦还为投资者提供了吸引本国或(外国)劳动者在不经特殊许可情况下的劳动机会。这些劳动者可在建设及调试工程期间使用。
从去年开始,哈萨克斯坦为几个国家的人员实行免签证制度。如今,56个国家的公民无需签证可进入该国30天。阿斯塔纳选择免签国家非采用政治立场,而是知识根据投资量确定。最初,这个目录是包括了在哈投资的那些国家(主要国家有荷兰、美国、中国、法国、英国)。
类似的以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改革使哈萨克斯坦提高了其在世界银行的排名位置,在去年哈萨克斯坦为第三十五位。按照这一指标作进行的改革使哈萨克斯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之一。优势的地理位置,巨大的投资机会,各行业的多种业务,各种充分支持投资者的政府政策为哈萨克斯坦国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哈萨克斯坦计划在未来二十年内成为世界30大最发达国家之一。
编辑:欧亚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促进会主席 王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