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出台海丝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_时政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王绍辉  欧亚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 » 正文

福州出台海丝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7  浏览次数:98
核心提示:福州出台海丝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2018-08-07 10:52:55来源:福建日报作者:郑昭近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
 

福州出台海丝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

  
 
 

 

近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条例明确了福州市的海丝史迹范围,对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在保护区范围内建设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处以50万元罚款。

条例明确,福州市的海丝史迹包括:圣寿宝塔、迥龙桥及邢港码头、怀安接官道码头、潭头登文道码头等海(河)港设施;怀安窑址、闽清义窑等对外贸易商品生产基地;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闽王祠)、天妃灵应之记碑等文化交流产物;其他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和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具备条件的海丝史迹应当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海丝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和调整海丝史迹保护名录,对拟列入的保护项目,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报市政府批准公布。

条例强调,在海丝史迹遗产区和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行为:在海丝史迹保护设施、保护标志上张贴、涂污、刻划;擅自移动保护设施和标志说明;采石、采砂、采矿、造坟、毁林、排污、倾倒垃圾;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危害海丝史迹及其历史风貌和环境的行为。

未经依法批准,在保护区域内进行建设或修缮海丝史迹,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处50万元罚款。而在海丝史迹保护设施、保护标示上张贴、涂污、刻划的,将被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原标题:福州海丝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

 

 
编辑:王沥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