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论坛举行_时政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欧亚  王绍辉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 » 正文

“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论坛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20  浏览次数:78
核心提示: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论坛举行2018-08-20 17:44:01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赵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铁路建设或其他建
 

“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论坛举行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铁路建设或其他建筑工程建设,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在建设的同时把环保跟上,这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做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5日在安徽合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论坛在合肥举行,来自中国、英国、柬埔寨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

任南琪表示,中国在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环境科技创新合作时,应结合“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拿出‘中国经验’,中国也经历过他们面临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环境的改善,尽可能减少一些后续的损失。”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军在做“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进展及机遇”报告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蕴含巨大绿色机遇与潜力,绿色“一带一路”可为沿线国家人员交流提供更广的平台,为共同应对环境问题拓展合作渠道,帮助提升环境管理能力,推动环保科技产业合作。

他说,“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尤其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方兴未艾的绿色金融机制和绿色信贷政策,正在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节能环保产业,丝路基金、亚投行也一直关注和支持绿色投资。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执行秘书长、亿利资源集团副总裁赵勇介绍了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他说,库布其沙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去年,我们集团收入达450亿元人民币,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在赵勇看来,“一带一路”沿线荒漠化严重的国家,完全可以借鉴库布其的模式和经验。库布其治沙模式、技术和理念可以向沿线国家进行推广。“去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库布其设立了“一带一路”沙漠经济创新中心,现在中心工作已启动。”

 
编辑:刘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