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希森马铃薯“远嫁”哈萨克斯坦 未来5年有望在哈种植100万亩_时政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欧亚  王绍辉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 » 正文

中国希森马铃薯“远嫁”哈萨克斯坦 未来5年有望在哈种植100万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29  浏览次数:77
核心提示:中国希森马铃薯远嫁哈萨克斯坦 未来5年有望在哈种植100万亩2018-08-27 10:26:45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王金虎 贾鹏小土豆做成大产
 

中国希森马铃薯“远嫁”哈萨克斯坦 未来5年有望在哈种植100万亩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希森马铃薯“远嫁”哈萨克斯坦结出了硕果。日前,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宣布了两个特批:一是特批1亿坚戈(约200万元人民币)的马铃薯项目,重点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希森6号;二是经过2017年一年的正规区域试验,希森马铃薯品种证实可在哈萨克斯坦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未来5年这个新品种有望在哈萨克斯坦种植100万亩。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门作出以上特批,是基于当地政府和周边马铃薯种植者对希森马铃薯的高度认可。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是一家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优质脱毒种薯繁育、马铃薯深加工、科技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6家子公司和中国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们以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国际间科技合作。

希森马铃薯能成功“远嫁”哈萨克斯坦,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哈萨克斯坦,马铃薯是主食之一,但中亚一带马铃薯亩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差、品种单一。2017年3月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大学展开合作,在哈成立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建立了500亩中国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哈方提供土地,中方提供技术和资金,联合培育新品种,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并将“希森6号”引种到哈萨克斯坦。

“双方合作的重点是对希森马铃薯系列新品种及其种薯,包括希森3号、5号、6号、8号等4个品种在阿斯塔纳地区开展抗旱、抗逆、抗病、栽培管理及丰产性等方面的研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马铃薯新品种提供品种储备和技术储备。”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谢开云说。此次合作意义重大,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希森3号、5号、6号、8号马铃薯新品种第一次被推广到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外马铃薯种薯基地。

“我们在哈马铃薯繁育种植全部机械化,播种1公顷只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原来他们手工播种1公顷大概需要2周的时间。”谢开云表示,中哈双方科研人员针对当地环境,经过反复试验,改良了在中国培育的新品种“希森6号”,使它适应当地生长环境,不仅抗旱、抗病性能好,还可用于鲜食、薯条及全粉加工。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中哈联合培育的马铃薯希森6号正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新宠。哈萨克斯坦农场主叶甫盖尼·拉夫罗夫说:“希森6号秋季收获之时,能增产30%。”

(原标题:希森马铃薯成功“远嫁”哈萨克斯坦)

 
编辑:王沥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