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气象“新星”上岗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_时政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王绍辉  欧亚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 » 正文

两颗气象“新星”上岗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01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两颗气象新星上岗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8-12-01 10:10:11 来源:新华社 作者:高敬11月30日,风云二号H星及风云三号D星正式由
 两颗气象“新星”上岗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8-12-01 10:10:11 来源:新华社 作者:高敬
 
11月30日,风云二号H星及风云三号D星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付给中国气象局。这两颗卫星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气象卫星的综合观测能力与应用服务能力,并将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从当天举行的交付仪式上了解到,风云二号H星于2018年6月5日发射,为我国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收官之作。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正研级高工韩秀珍介绍,风云二号H星定点于东经79°位置,与之前定点于东经86.5°的E星实现业务接替并往西布局,使得风云卫星在轨布局更好覆盖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她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多高山、沙漠、海洋等无人区域,气象资料匮乏,自然灾害严重,灾害相对损失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以上,且以气象灾害居多。同时,该区域也是影响我国天气系统的上游区域,对该区域进行观测并获取有效的气象观测数据,有助于提高影响我国的灾害天气系统的预报准确率,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据介绍,风云三号D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星,于2017年11月15日成功发射。6个多月的在轨测试结果表明,风云三号D星可满足大气探测、温室气体监测、空间环境综合探测等多方面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韩秀珍说,风云三号D星是目前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极轨对地观测卫星。其地面应用系统首次建成了由南北两极地面站加上国内4个地面站构成的全球数据获取站网,实现了2小时全球完整探测数据获取;资料处理、网络和数据存储能力成倍提升。同时,风云三号D星卫星资料遥感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8颗在轨稳定运行,被世界气象组织(WMO)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也是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为93个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原标题:风云二号H星及风云三号D星正式交付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编辑:张广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