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带动新疆成为“一带一路”物流集散地_国际物流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欧亚  王绍辉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物流 » 正文

中欧班列带动新疆成为“一带一路”物流集散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08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中欧班列带动新疆成为一带一路物流集散地2018-12-08 13:41:33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逯风暴11月28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
 中欧班列带动新疆成为“一带一路”物流集散地
2018-12-08 13:41:33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逯风暴
 
 
11月28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扩建工程进入热滑试验阶段。 (图片来源:新疆日报 王生政摄)
 
2014年3月,新疆—中亚(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开通,新疆继重庆、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之后正式步入开行西行国际货运班列(以下简称中欧班列)的行列。
 
“新疆开行中欧班列,我们很高兴,马上组织货源搭载班列运到中亚。”乌鲁木齐通亚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珍军回忆,该公司组织了百货、建材等货物搭载首列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可是,开行之初,中欧班列开行频率低,运载的产品以百货、建材、纺织服装等为主,线路覆盖范围有限。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新疆累计开行358列中欧班列。
 
2016年是道分水岭,当年5月,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新疆成为东西货物集结的枢纽,新疆向西开放再上新台阶。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部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成立集结中心,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新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军说。
 
集结中心投运之初,由于货源少、品牌认知度低,中欧班列主要以拼箱拼车、整合区内货源为主,线路只有4条,每周开行一列。
 
为改变这一状况,新疆铁路部门与海关、商检及境外铁路部门紧密合作,持续优化场站组织、国内运行、口岸通关等每一个环节,不断压缩运输时限,为中欧班列的规模化开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去年,新疆铁路部门开辟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运行路线,与阿拉山口口岸形成多点通关、多点布局的双通道运输模式;率先开行了国内首趟“公铁海”联运班列,形成了既有“进”又有“出”的陆运和海运相结合的大循环贸易运输,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连接。
 
中欧班列出境的“门”越来越宽,2017年已实现每日2列常态化开行,发展到目前更是达到每日近3列的密集化、常态化开行规模。2017年,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开行了710列中欧班列,与全国开行的班列相比,新疆始发的中欧班列已与重庆、成都、郑州、义乌等地始发的班列同处第一方阵。
 
从集结中心始发的中欧班列线路已增加至19条,覆盖欧亚17个国家、24个城市,形成了多点始发、多地运行、多点到达的中欧班列运输新格局。
 
不断丰富的班列运行线路,让集结中心的集聚效应显现,全国越来越多的西行货品在这里集结,新疆由一个向西物流通道,变成了“一带一路”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目前,集结中心已与200余家进出口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国内外向型中小企业“走出去”搭建起物流集结服务平台。班列货物品类也由最初的日用百货、服装产品拓展至机械设备、水暖建材、电子配件等200多个品类。
 
“初期我们主要运的是生活资料,现在以生产资料为主,这说明新疆始发的中欧班列作用持续显现。”南军说。
 
而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扩建工程正在实施,预计今年年底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班列行车组织效率、实现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
 
(原标题:第一趟新疆始发的中欧班列 带动新疆成为“一带一路”物流集散地)
 
编辑:曹家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