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6 来源:陕西一带一路网 .小 中 大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空港新城功能区作为其核心承载区之一,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突出临空特色,对标国际标准,充分发挥“临空+自贸+口岸+跨境+保税”的叠加优势,努力探索内陆型、临空型自贸区建设新路径,不断释放新动能。

据悉,空港自贸区不断围绕临空业务突破创新,发挥自贸政策对外资的吸引力,引进德国梅里众诚动物疫苗、东航—法国赛峰飞机起落架维修、APU维修项目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落地。2年来,空港自贸区的外资引进额较获批之前增长了5倍多;西安咸阳机场超越上海虹桥跃升为全国第7大枢纽机场。
此外,空港自贸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探索开展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在保税航油、口岸回流、飞机拆解等领域加快探索创新,全面激活市场潜力,让企业和民众享受到自贸区的政策红利。获批以来新登记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较获批之前分别增长84.5%和152.8%,引进多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呈现出高速高质的发展势头。
在引领开放上,空港自贸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迪拜、新加坡等临空型自贸区合作,2018年8月成功加入世界自贸区组织,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园区合作。同时不断深化教育培训、人才引进、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探索“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新模式。2018年11月,国务院给予陕西自贸区第五航权和发展航空物流两项支持政策,为空港功能区注入了新的动能。
下一步,空港自贸区将对标荷兰史基浦、韩国仁川、新加坡樟宜等国际自由贸易港标准,围绕机场三期建设,全力构筑开放通道,打造自贸临空经济创新高地。大力推进飞机维修、飞机融资租赁等项目落地,同时加快引进知名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开通第五航权航线,提升空中网络通达性、辐射力。